close

 

自從嫁進夫家,吃過婆婆包的粽子後,就一直很想學,

可是因為我們住在不同縣市,每年端午節我們回到婆家,

婆婆都已經包好,我們只負責吃就可以了。

但是婆婆的好手藝、充滿濃濃家鄉味的粽子,大家都很怕失傳。

我一直在想,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學起來,

終於,在特別的今年,我把他學起來了。

85971-2

 

 

南部粽之所以好吃,是因為他的製作過程費工,

而且每一個環節都有訣竅在裡面,

ㄧ個細節沒注意到,口感就變了、味道就不對了......

 

材料:長糯米、花生、鴨蛋黃、豬肉、香菇、紅蔥頭、蝦米、栗子。

(ㄧ斤糯米大約包10顆粽子,兩斤糯米20顆。)

85874-2.jpg

 

備料:

花生:包粽的前一天先洗淨,浸泡鹽水6小時,之後再泡清水2小時,

放入冰箱冷凍ㄧ夜,隔天再拿出來用電鍋蒸熟備用。

85878-3.jpg

 

粽葉:

用熱水燙過,再用清水刷洗乾淨,瀝乾備用。

85851-2.jpg

 

生的鹹鴨蛋:敲開後,留下蛋黃備用。

85860-2.jpg

85878-1.jpg

 

濕的栗子:清水洗淨,去除黑色較醜的部分備用。

85863-2.jpg

 

糯米:洗淨,淨泡清水半小時備用。

糯米要選用長糯米、舊米較適合,

長糯米口感較Q,舊米烹煮時間比新米長,剛好可搭配豬肉烹煮的軟硬時間。

85861-2.jpg

 

紅蔥頭:

洗淨、去皮、切丁備用。

85867-2.jpg

 

豬肉:我們選較瘦的梅花肉,切塊、川燙、洗淨備用。

香菇、蝦米:洗淨、泡水,切成適當大小備用。

85868-2.jpg

 

炒料:

起油鍋,先放入紅蔥頭爆香,再加入香菇、蝦米拌炒,最後放入豬肉。

加入適量醬油、砂糖、胡椒粉調味。

85855-2.jpg

 

拌炒出香氣後,將浸泡香菇和蝦米的水倒入(若水量不夠,可再加水),

蓋上鍋蓋,小火悶煮10分鐘,讓豬肉上色入味,

將餡料起鍋、湯汁留鍋內,準備炒糯米。

85856-2.jpg

 

將浸泡半小時的糯米、蒸熟的花生,一起放入鍋中,

與肉汁一起,小火拌炒5~10分鐘,再放入適量的鹽調味。

85848-2.jpg

 

包粽:

ㄧ顆粽子兩片粽葉,粽葉光滑面朝內側,依序放入所有餡料,

粽子盡量包得有稜有角、圓潤飽滿較美觀。

85460

 

煮粽:

起ㄧ鍋熱水,水滾後放入包好的粽子。

(水量需蓋過所有粽子)

85876-2.jpg

 

小火悶煮1小時45分鐘,熄火悶15分鐘。

(悶煮過程可開鍋檢查水量,若水量少於粽子,須加水調整)

85872-2.jpg

 

悶煮完成,起鍋前可先試吃ㄧ顆,確認是否熟透。

85873-2.jpg

 

粒粒飽滿、圓潤的南部粽,出爐了!

85871-2.jpg

 

有稜有角的粽子,是不是很有專業的水準呀?!

重點是我化療後的手麻、指甲都快掉了,精細動作執行困難,

還能包出這樣的粽子,實在很佩服自己的毅力。

85845-2.jpg

 

米飯Q軟好吃,每一口都是餡料,

花生、栗子提出粽子的甜味,蛋黃多ㄧ種香氣和營養,

拌炒過的豬肉、香菇、蝦米,混著濃濃的家鄉味,

這是我老公家記憶中的味道,

每年端午佳節,他們家總是期待吃媽媽包的粽子。

85969

我懂那種記憶中的味道,

是美好的、無可取代的、令人懷念的,

我知道這個粽子,對婆家來說,

已經不只是好不好吃而已,而是充滿了情感與愛象徵。

 

婆婆年紀大了,但這令人懷念的好手藝,卻沒人傳承,

雖然我生了重病,但也剛好有機會學,

婆婆知道我包粽時,身體狀況虛弱,但她還是對我有滿滿的期待。

 

婆婆的拿手好粽,除了厚工的製作過程,還把愛包進粽子裡,

我學會了,食譜寫完了,完成了一個心願,

希望明年,能自己從頭至尾包ㄧ次粽子,讓婆婆品嚐成果,

婆婆說,明年等我,她相信我一定做得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lky 的頭像
    Milky

    milky的部落格

    Mil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